内容详情>

社区口腔分会组织召开北京市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调研座谈会

2025年2月6日下午,金蛇伊始,严寒未退,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座谈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成功举办。此次调研座谈会由北京口腔医学会社区口腔分会与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社区口腔分会、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委会和医院管理分会联合举办,邀请了7个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副院长或口腔科主任参加座谈。

from clipboard


座谈会由北京口腔医学会监事长、社区口腔分会前任主委、北京社区卫生协会社区口腔分会主任委员张方明主持。发言中,张方明对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充分肯定;同时,对目前社区开展口腔预防工作、临床医疗工作以及职业发展前景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表示理解;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座谈会,与大家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基层口腔发展现状、梳理存在问题,为今后社区口腔分会开展相关工作厘清方向、明确目标。


from clipboard

口腔预防专委会主委刘敏围绕“口腔公共卫生暨牙防工作参与情况”主持讨论,总结了北京市牙防工作的成绩,也提出各区牙防工作存在的差异和不足之处。各社区中心口腔科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参与儿童窝沟封闭和涂氟牙防项目以及老年口福项目的数量和成效,同时对牙防工作任务量、指控标准、牙防经费使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各区社管中心对牙防工作的政策以及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口腔科执行层面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社区口腔分会主委赵颖围绕“口腔医疗业务开展情况”主持讨论,指出承担公共卫生工作是社区卫生中心口腔科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定要做好,落实好,同时如何开展临床口腔医疗工作也是社区口腔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牙周专病特色科室建设作为北京市卫健委基层处倡导的专病特色科室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提示我们牙周病的防控是一项适宜在社区口腔开展的重点工作,能为社区老年患者提供持续有效治疗的便利,希望更多符合基本条件的社区口腔科能够积极申报。各社区中心口腔科主任对目前社区口腔科开展的核心业务、工作量、服务人群和服务能力进行汇报,同时对口腔医疗业务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进行探讨。马家堡社区卫生中心、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介绍了各自口腔科的日常诊疗工作,不少社区卫生中心口腔科借助家医签约的东风已经发展成为群众眼中值得信赖的口腔科。

成寿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段璞以“家庭医生签约:1名全科医生+1名口腔医生模式可行性分析”为题主持讨论,从自身理解出发,对“1名全科医生+1名口腔医生”模式进行剖析,指出目前虽然慢性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在群众中比较普遍,但目前全科医生是家庭签约医生的主流,如何提升口腔医生在家医签约的主动性,更好地进行口腔慢病管理需要更深入的调研和共同发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负责人就本单位家医签约有偿服务包、绩效考核、健康管理、诊疗流程等问题进行阐述,对本单位全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合作签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希望部分社区卫生中心进行试点,推广“1名全科医生+1名口腔医生”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口腔医生纳入家医签约。

北京市口腔质控中心主任苏静围绕“社区口腔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主持讨论,对市质控的相关政策和各区口腔质控中心的工作进行了解读,明确市口腔质控标准是均质化医疗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了解社区口腔临床质控工作的现状。根据各位社区口腔负责人的汇报和讨论,强调2025年工作重点,将努力促进和带动社区口腔医疗质量的提升。


from clipboard

会议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各位社区口腔负责人围绕中心议题踊跃发言,客观反映情况、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根据本次调研研讨会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社区口腔分会初步梳理了未来工作的五个目标:一是选择适宜的专题进行更大范围的调研活动,为下一步开展口腔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专业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工作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支持。二是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新性的试点工作。三是建立社区口腔分会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的信息联络渠道,加强沟通;搭建线上交流学习平台,促进口腔专业人员能力提升。四是与北京市口腔质控中心和各区口腔质控中心密切配合,推进统一规范、适宜基层的口腔质控工作。五是发挥社区口腔分会中三甲医院委员单位的作用,做好帮扶基层的工作。


京ICP备11012486-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94

COPYRIGHT © 2010-2021 北京口腔医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沐阳云川提供网络运营维护支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 邮编:10010 联系:bjdenti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