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口腔医院管理分会工作总结与计划
作者:匿名 丨来源:口腔医院管理分会 丨点击次数:2544次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专委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口腔医疗质量现状。了解掌握本专业的新进展,主持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协同有关部门对口腔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2014年4月16日下午在北京口腔医院召开了口腔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会,医院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参会,会议内容为2013年度工作简要回顾以及区域性口腔质控网络构建工作开展经验分享;
2014年12月1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口腔医院管理分会暨北京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工作会议,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全体委员参会,
会议内容为北京市口腔质控管理工作汇报及口腔正畸矫治疗效评价工作经验分享。举办了医院感染管理国际交流会议;举办了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班以及常
态化基本技能培训。
2014年8月-12月口腔医院管理分会联合北京市口腔质控中心及北京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对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区域医疗中心、民营口腔医院开展了口腔正畸矫治疗效评价工作。
1) 组织阶段:召开口腔正畸矫治疗效评价讨论会,部署相关工作
评价对象:77家三级综合医院、区域医疗中心、民营口腔医院
评价内容:口腔正畸矫治疗效
评价方法:主观评分(专家评议,15%)+客观评分(PAR指数测量,85%)
2) 实施阶段:
“中心”通知被检机构提交3例近五年开始正畸治疗并完成的病例,共收集到12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中心”邀请8位口腔正畸专家进行主观评价,从诊断设
计、矫治过程和治疗效果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打分;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专业研究生采用PAR指数测量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客观评价。
3) 分析总结阶段:
“中心”将评价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将结果反馈给各评价机构。
4) 评价工作简要小结
2014年,“中心”首次探索开展口腔正畸矫治疗效评价工作,国内外尚未有公认的可以全面评价正畸矫治疗效的统一标准,因此评价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
“中心”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对主观评分进行了校正,对客观评分分数较低的模型进行了重复测量。评价的41家医疗机构中,评价总分均值为87.1
分,表明绝大多数提交的病例正畸矫治疗效良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医疗机构对正畸病例资料的收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2015年工作计划
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成立目标为促进口腔行业管理规范化,提高北京市口腔行业整体管理水平,2015年拟开展工作如下:
一、召开工作研讨会,探讨分会工作内容及重点
1.召开全体委员工作会议,研讨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召开医疗质量管理论坛,开展管理经验交流,探讨提高口腔机构管理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二、开展口腔行业培训工作,提高口腔服务质量管理
1. 常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院感培训——口腔感染预防与控制
放射培训——口腔牙片投照技能培训及提高
急救培训——口腔急救知识及实践操作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
培训时间:季度/次
主承办单位: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北京市口腔质控中心
2. 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培训
培训内容:
口腔医疗质量规范培训——口腔正畸临床操作规范以及正畸评价结果与分析
口腔医疗质量规范培训——牙周规范化治疗和现代治疗理念
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培训——锥形束CT(CBCT)的原理及口腔医学应用
培训时间:8月至9月
主承办单位: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北京市质控中心
三、依据现有网络,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